從1990年至2018年,上海證券交易所(以下簡稱“上交所”)從最初的8只股票、22只債券,發展為擁有1450家上市公司、1493只股票、27萬億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場,擁有1.2萬只債券現貨,總托管市值8.4萬億元的債券市場,擁有ETF、LOF等多品種共233只產品的基金市場,以及擁有上證50ETF期權的衍生品市場。近年來股票市場持續壯大,股票衍生品市場初步建立,債券市場漸進發展,基金市場穩步推進。上交所已初步形成了覆蓋股票、衍生品、債券、基金等品種的產品體系,成為跨期現市場的綜合性交易所。
為適應上海證券市場的發展格局,上交所建立了以上證綜指、上證50、上證180、上證380指數,以及上證國債、企業債和上證基金指數為核心的上證指數體系,科學表征了上海證券市場層次豐富、行業廣泛的市場結構,提高了市場流動性和有效性。上證指數體系增強了樣本企業知名度,也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維度、更專業的交易品種和投資方式。
上交所將根據發展股票市場、債券市場、基金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戰略目標,不斷豐富和完善上證指數體系,鞏固上證指數的市場品牌地位,發揮上交所作為我國經濟晴雨表作用,積極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。
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由國內外經濟、金融、統計、公司治理界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專家、學者組成。專家委員會負責就指數管理辦法、指數編制方法、指數業務發展規劃、指數維護重大事項、國內外指數發展動態等重要議題向本所提供咨詢意見。
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定期會議,也可以根據需要召開臨時會議,或由本所就特定事項進行專項咨詢。本所或者本所授權機構可參考委員會有關意見形成最終決定。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,于2001年11月即開始運作,是國內成立的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,確保了指數決策的權威、獨立、透明。